今天是:

文件下载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件下载 >> 正文

依靠体制创新实现共赢

发布日期:2014-06-17    作者:     来源:     点击: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如何才能有效协调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将高职教育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从根本上推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体制机制创新,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王寿斌

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多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成为全国发展速度最快、开发水平最高、吸引外资最多、最具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一。

苏州工业园区之所以得到成功发展,人才的作用举足轻重,其中尤以本土化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最为功不可没。1997年12月,为配合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亲自向中国政府提议,批准建立专门“为外资企业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员工”的新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时任院长林靖东规划设计、一手创办,多方吸取了新加坡、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先进的职教经验。地处全国改革开放前沿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示范区、被世界500强企业包围、为外资企业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员工……特殊的背景,使得苏州工业园区职院自建立之日起,就融入了国际元素、承载了校企合作基因。

董事会制度:

校企共赢的体制保障

职业教育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实践性和社会性,是与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社会进步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提高职业教育的育人质量,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近年来,各地各职业院校虽然都在积极尝试探索,但校企合作效果却并不理想,推行过程也并不顺利,普遍存在着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致使校企合作徒有虚名、难以为继。

校企合作难于有效开展的深层次障碍在于制度缺失,因而必须从改革办学体制入手进行根本性突破。学院章程明确规定,“采取股份制办学,企业化管理,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探索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产业化的有效途径”。建校伊始,学院就积极倡导企业、行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来,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模式,成立了由企业、政府、高校等机构组成的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严格按照“行业领军企业、著名品牌、实力雄厚、社会责任感”四大标准聘请董事,企业、高校和政府在董事会席位中分别占到67%、26%和7%。企业董事中,包括德国博世、芬兰诺基亚、荷兰飞利浦、韩国三星、美国AMD等在内的跨国行业巨头,占董事企业的80%,形成以外企为主体的董事会。董事会有效融合了政府、企业和学术等资源,从政策、经费、专业等方面为学院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尤其是对学院的发展战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董事会主要行使7项职权:负责公开招聘院长、副院长;听取和审议学院的工作报告和其他提案,包括学院的年度工作目标和近远期规划;执行股东会决议;推荐决定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人选;审议董事提交的议案和其他动议及附议;审议学院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审议学院的基本管理制度。

董事会从制度层面解决了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从根本上保证了学院“为外资企业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员工”的目标精准不偏,保证了学院的办学方向不会偏离企业的需求,为校企合作打造了良好的制度平台。

“亲企”理念:

校企共赢的理念支撑

学院从建校之初就导入了新加坡公共管理领域的“亲商理念”,并将其明确为“亲企理念”。学院全面贯彻“企业的需要,我们的目标”的办学宗旨,全心全意为企业提供优秀的技术员工,承担企业在岗员工的培训,积极尝试与企业在产学研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进而实现学院与企业共同成长。学院领导多年来坚持每年春秋两季定期走访企业的制度,了解企业需求,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

在领导层解决好沟通问题的同时,学院各职能部门全力跟进,与企业相关部门或人员建立无间隙对接,努力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学院管理团队定期走访企业、加入外企总经理俱乐部、参加美商协会和德国商会活动,频繁的企业走访、与企业人员的密切来往,不仅保证了企业文化和专业技术层面上的交流,还保证了全体教职工在价值、行为和情感上能从企业的角度进行思维,成为一个具备企业家精神的学术人。

为了与企业对接,学院还设立了专门处理校企合作事务的部门——事业发展部,主要负责联络企业,搜集企业需求信息,以最快的速度落实到学院各职能部门和教学系部,成为学院校企合作的桥梁和枢纽。学院依此积累了丰厚的社会资本,不断编织越来越大的校企合作网络。

全流程对接:

校企融合的运营机制

校企合作的通畅运行,离不开必要的机制保障。其中,明确责任分工基础上的校企之间全流程对接尤为重要。

专业开发与产业需求对接。每年春天组织对企业进行较大规模走访,调查企业用人需求结构的变化,制订专业调整方案和招生计划。平均每年调整2至3个专业,现有的43个专业全部面向苏州外资企业最紧缺的行业。

教学计划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对接。在系部层面,各系都成立了以企业人事经理为主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企业岗位技能和综合技能的要求,制订和完善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教学比例、顶岗实习安排等,动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资源配置与企业工作现场对接。专业教师主要面向企业一线招聘,75%的教师有5年以上产业经验;实践教学设备基本与企业同步,共建154间“教学工厂”;专业课程全部按照24人进行小班教学,帮助学生尽早适应未来职场上的组织规模;始终坚持全员5S考核和师生末位淘汰制度,有效激发师生的学习热情、自主管理能力和进取意识。

教学实施与企业质量控制体系对接。自2004年开始,学院通过ISO9001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把客户需求列为关注焦点,把过程控制、持续改进作为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实现学术标准与产业标准的融合。

科研课题与企业技术攻关项目对接。职业院校的科研如果远离企业和市场,则无异于闭门造车,不仅出不了成果,也不会受到企业欢迎。学院在实施“访问工程师”计划的同时,立足产业和市场实际,依托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主动将企业的技术攻关项目引进教学与科研,既服务和回报企业,又培养教师的研发能力,并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求知进步。

教学质量评估与客户满意度调查对接。学院坚持每年对教学、学生服务、后勤服务三大系统进行学生满意度调查,每年对用人单位进行企业满意度调查,通过内外两个客户满意度调查,及时改进服务工作,持续不断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以市场化的专业开发机制为例,大体分为五大步骤:第一步,每年都要根据苏州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开展市场调研,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进行分析,制订专业开发计划和调整招生计划;第二步,根据岗位技能和综合技能进行教学策划,改进人才培养方案;第三步,根据生产环境和职业素养要求完成教学资源配置,确定“教学工厂”与“5S”考核的教学内容和方案;第四步,借鉴ISO质量管理体系对教学管理进行过程控制,并制订绩效考核标准;第五步,通过企业跟踪,定期组织客户满意度测评,及时进行教学反馈,从而使人才培养流程得到持续改进。市场化的专业开发,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高度匹配。

产教研合作:

校企融合的深交路径

校企双方需求一致,是建立良好校企合作关系的动力源泉。院校与企业只有建立起相互依存、同步发展的合作关系,才能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其中,产教研合作堪称校企“深交”的重要路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校企合作有了比较深远的认识,更愿意与职业院校进行长期的战略性合作。在他们眼里,校企合作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做生意,也不是一锤子买卖和一次性交易,而是一种长期的互利互惠协作。因此,他们不会斤斤计较于一时的得失与盈亏,而会把眼前的付出当成一种长线增值的投资。这种策略就是产教研层面的合作,多年来学院正是一直致力于与合作企业共同探索产教研层面的深层次合作。

以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为例,学院与该公司的携手始于2002年,校企之间的合作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以感情为基础、以人才供给为特征的“订单教育”阶段;二是以服务为纽带、以互惠为特征的“培训外包”阶段;三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深度融合为特征的“产教研合作”阶段。

三星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落户不久,因新品开发、生产线扩容需要,急需大量专业对口的员工,学院瞄准企业需求,积极实施订单教育。此后,随着企业新员工的不断增加,新员工的岗前培训任务越来越多,学院又与三星公司签订长期的培训合作协议。多年来,学院共为三星公司提供员工培训超过14万人时,学院同时成为三星公司的人才供给基地和员工培训基地,校企合作出现“双向外包”的喜人局面。这一合作案例曾被三星公司全球总部评为“最成功的校企合作”案例,三星公司的中方总裁也因工作创新而受到总部特别嘉奖。

在后续的合作实践中学院逐步发现,“订单教育”因局限性较大,早已过时,而“培训外包”的技术含量又较低,很难缔结紧密型的校企合作。于是,借助于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学院自2005年起与三星公司达成携手研发的战略合作协议。2005年,三星公司向学院赠送价值200万元的芯片封装设备和SMT生产线,学院则按企业真实工作环境配套投资60万元,装修了防静电车间、洁净室等生产性实训场所,从而建成国内高校第一个电子表面组装技术专业和具有真实工程环境的微电子技术实训基地,首开校企共建专业和共建专业实训基地之先河。

2010年2月,学院与三星公司再次举行设备捐赠暨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揭牌成立“三星设备技术研修中心”。三星公司直接从生产线上将正在运行的价值380万元的设备捐赠到学院的三星设备技术研修中心,为专业技术项目研修提供载体,开始“设备换科研”的战略合作尝试。在三星设备技术研修中心,学院的微电子专业教师与三星公司的工程师共同进行设备改造研发,为企业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双方联合申报成立“江苏省微电子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并通过教育部、财政部评估,成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微电子技术专业实训基地。2012年9月,三星公司一次性向学院捐赠价值3000多万元的电子半导体设备,共同组建了三星公司在大中华区设立的首家工科类企业大学——“三星工科大学”,以产教研合作助力企业技术升级。(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副所长)

专家观点

校企融合的终极保障

■俞仲文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早成共识。这些年,各地各校在此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探索和推进,取得不少可喜可贺的成绩,对于促进职业教育与企业行业对接,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从总体上看,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却并不令人满意,学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也相当大。虽然报纸上校企合作的新闻天天都有,杂志上校企合作的经验论文期期不缺,但真正称得上“融合”的校企合作成功案例却并不多见。

要说校企合作,肯定没有一所学校甘于承认自己没经验没成绩,但要说校企融合,恐怕没有多少学校有底气认为自己找到了真经。笔者走访过很多职业院校,大多数学校是形式大于内容、虎头大于蛇尾,甚至仅仅停留于签字、握手、照相、宣传等浮浅层面,而少有实质性跟进。原因何在?因为有些学校还没厘清真正的校企融合应该由谁来做、如何去做、具体做些什么。

研判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实践,我们可以非常强烈地感受到,推行校企合作,尤其是促进校企融合,必须有配套的制度跟进,科学、系统的制度设计是推进校企融合的重要保障。

一是学院领导重视。每年春天组织对企业进行大规模走访,调查企业用人需求结构的变化,制订专业调整方案和招生计划。将学院领导定期走访企业作为制度进行固化,既充分体现了领导高度重视,也凸显了各负其责的制度设计。在中国的国情下,学院领导的真正重视,是校企合作从口号走向务实的基础保障。

二是明确职责分工。在校企合作中,领导“牵线”只是开了个好头,关键还要有人去积极落实。在很多学校,校企合作是招生就业部门在管,潜意识中,与企业合作就被看成是招生就业部门的事,而不是全校性的大事,在这样的组织框架下,校企合作的推进效果可想而知。在学校层面成立专职部门,统领全校校企合作,并当成“事业发展”来重视,着实难能可贵。

三是锁定实施路径。现实中,校企合作之难,并不在于企业不愿意合作,而更在于企业不知道如何与学校合作,缺乏共同感兴趣、也能实现共赢的路径。苏州工业园区职院的6个“对接”,在今天看来并不新奇,很多的期刊论文和政府文件中都有阐述,但作为一项持久的探索,其积累过程无疑凝聚着该院的创新智慧。一旦目标和路径锁定,校企合作自然就变成了流程化的跟进、制度化的实施,此为推进校企合作极为宝贵的软件资源。

四是应时拓展深度和广度。与时俱进,分阶段推进校企合作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校企合作初级阶段的特征一般是校企共办订单班、共建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基地;中级阶段的特征是通过办学体制机制上的创新和改革来确保校企深度融合、产学合作办学;高级阶段的特征是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技术研发中心,提升职业院校面向现代化主战场的直接贡献率。(作者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校长)

【链接】

六大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的显著成效,得益于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制度创新的鼓励。在股份制办学的框架下,学院积极创建现代高职院校的法人治理结构,采用企业ISO9001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根据苏州工业园区外商投资企业的需求,形成6种比较稳定的校企合作模式。①BOSCH模式——学徒制教育:即学院为企业提供定向班学员和企业订单培训;②CHARMILLES模式——使用权共享:即公司在学院展示新设备,借助学院的对外交流平台推广新产品,同时给予学院设备使用权;③PHILIPS模式——共建实验室:即企业与学院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建实验室,共同培养企业所需员工和进行研发活动,实验室既是学院学生的教学实训场所,又是企业员工培训和科研的基地;④SAMSUNG模式——培训换设备:即企业向学院赠送设备,学院以培训服务回报企业;⑤依维特模式——引企业进校园:即学院根据核心专业设置引相关企业进校园,完善校内实训体系的核心技术价值链;⑥脉特模式——产教研一体化:即企业与学院共建教学系部,教学部门与生产部门融为一体。

教学管理柔性化

校企合作的最大障碍,在于学校的教学安排与企业的运转规律不能保持一致,导致工学结合学习模式因时空错位而无法实施。为积极推进校企有效合作,同时保证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流程同步,使教学案例来自生产一线、项目的选题契合企业真实需要、项目成果能在实践中得到及时检验,学院变“刚性管理”为“柔性服务”,根据企业生产的需要灵活调整学习模块,使教学的组织变得柔性化。在实训室管理上,采取开放式的管理制度,为学生进行项目制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在作息时间安排上,根据项目的要求,进行灵活调整,充分保证学期项目实施的要求。在学习资源建设上,加大对电子化学习中心的建设,根据项目开发要求,及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为学期项目的开发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资料。在教学组织上,以七至八周为学段教学单位,缩短教学周期,适应柔性化管理。在课程安排上,动作技能类课程安排在一个学段中,心智技能类课程按基础与提高两个部分分别安排在两个学段中,职业素质类课程则结合学生素质形成特点分解在各学段中,并根据学期项目的需要,串行或并行安排学段课程的学习顺序,直至编排学生的个性化课表。在项目实施上,通过项目周进行中期检查、项目总结与评价。学院的组织架构也趋于扁平化,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柔性化管理系统和应变机制,在时间安排、地点选择、课程调整、实习管理、就业服务、在岗培训等方面能够及时满足来自企业的需求。